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天才」的產生

塞德茲根據教育兒子的感悟,他寫成了《俗物與天才》一書。此書在當時和後世獲得了巨大的反響,被一代接一代的父母奉為教育孩子的圭臬之作。



    塞德茲的兒子威廉?詹姆斯?塞德茲,191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時年僅15歲。正是因為兒子才促使他寫成了不朽之作《俗物與天才》。



    他說:「如果沒有兒子,我恐怕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寫作《暗示的心理》、《雙重人格》、《精神病理學研究》這樣的精神病學方面的書籍,不會想到要寫一本教育學方面的書。我承認我在這方面並非專家,但兒子的成就給了我莫大的勇氣。」



    小塞德茲擁有近乎傳奇的經歷。他從1歲半就開始接受教育,到3歲時已能用本國語自由地閱讀和書寫了。5歲時,看到家中的骨骼標本,便對人體發生了興趣,於是開始學習生理學。他的學習能力十分出色,沒過多久,就參加了行醫開診考核的初試。小塞德茲走進考場時主考官勃然大怒,認為有人在開不合時宜的玩笑,但他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順利完成了所有考題,獲得了合格成績。



    小塞德茲6歲那年的春天,和別的孩子一樣上了小學。上午9時去學校時他被編入一年級,到中午12點他母親去學校接他時,已經成了三年級的學生了,就在那一年內,他結束了小學的學業。



    第二年小塞德茲7歲了,他渴望升入中學去學一些更高深的知識,但遺憾地落了空。由於年齡太小,一個個學校都拒絕了他的請求。沒有辦法,塞德茲只好讓他在家裡自學。他的主要學習科目是高等數學,這是因為古今的語言學等知識他早已學過了。



    8歲時,終於有中學肯接收他了。學校很快就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欣慰,因為年僅8歲的小塞德茲不論哪門學科都非常優秀。由於數學尤其超群,學校批准他免學,同時讓他幫助老師為其他同學批改數學作業。在這期間,由於功課輕鬆,小塞德茲分出精力來嘗試著編寫了天文學、英語語法和拉丁語語法的教科書,教師們對這些教科書的評價相當不錯。小塞德茲很喜歡中學的生活,但因為中學教的知識他全部都學過了,為了不浪費生命,塞德茲只好再一次讓他退學。



    從這時開始,小塞德茲已馳名遠近,各方各界的人士紛紛趕來考他,考畢,無不感到奇怪,個個讚歎不已。例如,馬薩諸塞工學院的一位教授出了一道自己在德國接受博士考試時碰到的最棘手的問題,結果小塞德茲即席完成,那年他才9歲。



    9歲到10歲的兩年中,他都在家中繼續學習,直到11歲進入了哈佛大學,終於重新過上了他喜愛的學校生活。入學後不久,他進入了一次有關第四象限的數學難題講演,使得教授們大吃一驚。大學的第二年他只有12歲,但卻非常擅長往往使碩士課程的研究生們感到頭痛的高等數學和天文學,還能用希臘語背誦《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等原著作品。本來,他是擅長古典語的,他閱讀埃斯克魯斯、索福克萊斯、歐裡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孩子讀《魯濱孫漂流記》之類的小說那樣容易和感興趣;他還愛好比較語言學和神學,對倫理學、古代史、美國史等也具有豐富的知識;他還通曉政治和憲法。他興趣的廣泛與知識的淵博,連父親也感到驚訝。



    就這樣,15歲時他作為哈佛大學的優等生畢業了。



    看了以上的介紹,大概許多人都會驚歎:這就是世人們所說的神童吧!而一些富有見識的人士則會有不同的看法:古語說「十歲神童,十五才子,過了二十是凡人」,所以這些神童們的黃金時代,也只是現在這一時期,過些時候,大家都會發現他們也不過是些俗人罷了。



    塞德茲寫《俗物與天才》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這種普遍的認識是錯誤的,有超凡成績的小塞德茲,並不是上帝心情愉快時所偶然創造出的神童,而是人間的某種教育所必然形成的天才,也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方法的必然結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