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北大學生的家庭教育(1)

編者按:「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但孩子如何「成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教育的正確與否。人在成長歷程各階段的心理特徵不同,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度過小學-初中-高中這一過程,以便使他們在走進大學、離開家庭之後能自主學習,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駱風副教授通過對一些北大學生的訪談,從中得出了有益的結論;還對家長自身文化修養和態度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做了分析,不失為一篇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文章。                      
    在中國,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北京大學是著名高等學府,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躋身其中,「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會願意。                   
    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先富起來的農民家長說,誰要是能把他的孩子送進北大,要什麼給什麼,送奔馳、寶馬是小意思。                   
    這些家長也許不知道,光靠金錢是買不到北大學位的,但如果自己搞好了家庭教育,就能夠促進孩子全面發展,說不定真的能讓孩子考入北大呢。                   
    無論是生活經驗,還是科學研究,都可以證實家庭教育對於個體、特別是年輕個體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家庭教育熱情」逐年升溫,其重要性也日益為社會各界所認可,最近幾年有關於此的著述更是層出不窮。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曾對考入北大、清華等高校的130多名高考狀元做過調查研究,他的結論是:每個成功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合格的家長。                   
    學前:在歡樂中啟蒙                   
    20世紀80年代,隨著西方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東漸和我國城鎮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教育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是怎樣對年幼的孩子進行教育,相當多的家長不知所措。為此,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的家教讀物出現在圖書市場上,甚至有人還編寫了頗能賺錢的「神童方案」。北京師範大學趙忠心教授曾撰文批駁這些「神童方案」,力圖扭轉早期教育的誤區,但是至今早期教育的專家們還是沒有給家長們滿意的答案。     
              
    在同北京大學學生的交談中,筆者非常關注這些屬於超常之列的孩子曾經接受了怎樣的早期教育,並欣喜地發現這些家長在實踐中給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答案。                       2000年廣東理科狀元張揚3-4歲時就會背很多唐詩,到了4-5歲時就已經能看懂滿是漢字的故事書,5-6歲開始寫日記;97級本科生李秦幼時常聽爺爺講自己的故事,回答爺爺的問題;林萱從小跟爺爺上茶館聽人聊天。                   
    不同的家庭可以對孩子進行內容和方式完全不同的培養,讀書識字、背誦詩歌也好,聽講故事也好,練習算術、表演才藝也好,關鍵是要孩子「玩得開心」,千萬不能把孩子當成馬戲團的動物般硬性逼他學這學那。                   
    小學:鼓勵孩子力爭一流                   
    孩子上小學了,這是他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在家裡,不論是3口人的小家庭,還是10口人的大家庭,孩子都是父母疼愛和照顧的對象。                   
    走進學校、走進社會孩子的地位變了,他是小學生、小公民,他要承擔正規學習的責任,要完成老師和集體托付的任務。他的中心任務是學習。                   
    問題是小學的孩子應該學什麼?怎麼學?家長應該怎樣關心孩子的學習?要不要買課外書、要不要輔導孩子?對此不僅家長們心裡沒數,就是專門進行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研究的專家也不容易做出圓滿的回答。                   
    近20年來,在我國小學生家庭教育中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家長的言行自始至終圍繞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展開。最近幾年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呼聲中,我們聽到了對於家長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行為的批評,有人主張借鑒歐美國家小學教育的模式,大大降低孩子們的學習負擔,把家庭變成孩子自由的樂園。                   
    上海1999年高考文科狀元劉翎,一、二年級時父母還是每天都要認真檢查一遍她的作業,為了擴大她的知識面,父母先後給她買了故事、童話、古詩、名人名言、傳記、歷史、科學、外語八個大類的數百本圖書,訂閱了《少年報》、《童話報》、《小學生閱讀》等期刊。                   
    鄭中華在學前沒有看過書報、畫冊之類的東西,他5歲上小學時喜歡新奇的學校生活,學習主動,一年級的成績是班上最好的;到了二年級時玩的天性凸現,母親及時教育他這樣做是不對的,爸爸則輔導他作業,成績很快又上去了。                   
    章浙金的父母從他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都把他的期末成績單保存得很好,有時還幫他做分析,這種苦心讓章浙金覺得不努力學習對不起父母。                   
    北大學生家長普遍重視學習成績,他們鼓勵孩子從小就樹立競爭意識,指導孩子努力獲得最優成績。上了小學的孩子同學前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家長應當指導他們爭取優異的學習成績,如果搞不好學習將來吃虧的只能是孩子。當然,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堅決反對不顧孩子的健康逼他們死讀書的做法。                   初中:多事之秋                   
    孩子上了初中,也就是進入了少年期。在西方,不少從事青少年研究的專家和社會工作者把這個階段稱作「多事之秋」,因為少年期的孩子生理迅速變化會引起心理巨大變化,容易出現不適應社會、甚至是反社會的種種行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