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物價猛漲農村成替罪羊 農民生活更艱辛

物價猛漲,市民生活受到影響,重慶家樂福還發生因為搶購特價油而人被踩死的事件。但是物價上漲並沒有給農副產品提供者農民帶來好處,他們卻成了替罪羊。相反,農民處境更加艱辛,「漲」聲中農民被雙重剝奪。《南方農村報》從生產和生活兩方面報道了農民深受物價上漲其害的影響,一些農民沒錢買肉只得把從田里抓來的螃蟹醃製作菜,剛用上氣的農民又回到砍柴燒飯的日子。那麼,物價瘋長的錢,被誰拿走了?誰獲得了好處?我們或許追問不下去。

《南方農村報》記者 彭進
2007,漲字當頭。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漲價之年,我們的心情潮起潮落,重心全落在那個「漲」字。

這一年,豬肉升值了;這一年,飼料漲價了;這一年,化肥飆升了;這一年,房市股市火爆了……

來自國家統計部門的宏觀數據,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自7月起,我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5個月漲幅超過5.0%,而央行規定的CPI警戒線為3%。11月,CPI同比上漲6.9%,創11年來最高記錄!

有人忍不住驚呼:通貨膨脹的惡狼殺到了!

以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為代表的一批官員站出來安慰:不要大驚小怪,當前的物價上漲並非通貨膨脹,它僅僅是由食品價格上漲引起的結構性通貨膨脹。

什麼是結構性通貨膨脹?從網上的反饋來看,普通老百姓似乎不太明白,甚至就連許多經濟學家也不太明白。12月初,北京大學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發表一篇旗幟鮮明的文章——《毫不含糊地反對通貨膨脹》,他認為,所有的通貨膨脹其實都是結構性的,「天下沒有『非結構性通脹』這回事,為什麼要說『結構性通脹』呢?聽起來好像通貨膨脹還有很多類別,而『結構性通脹』似乎只是其中一個不是那麼嚴重的類別,似乎是比較可控的一個類別,甚至『結構性通脹』根本就算不得通脹」……

觀點針鋒相對,爭議如火如荼。

事實是一回事,對事實的解釋以及解釋權又是另一回事。作為普通人,無論眼前是通貨膨脹,還是「結構性通貨膨脹」,我們都得生存,都得踏踏實實掙錢,然後一張一張從口袋裡往外掏。

但是,過去的2007年,錢來得格外不易,我們很心疼。

畜牧行業,一些養豬的兄弟賺了,這場賺以一輪慘烈的豬病為代價,無數人血本無歸,倖存者心驚膽戰。幾個月來,即使各級財政對能繁母豬進行50元/頭的補貼,也依然無法吸引足夠的養殖戶進入。

水產行業,飼料價猛漲,養羅非魚的朋友會告訴你,目前的市場價已經低於養殖成本,虧本的命運已然等在面前。

種植行業,化肥原料價一年之內升了9次,而絕大多數種植產品的田頭價令人遺憾的保持平淡。被指引領著物價上漲的蔬菜,其市場價高企,而部分產品如辣椒的田頭價卻已黯然下跌至保本……

漲字當頭,農產品號稱引領風騷,可大多數農民的收入硬是並沒有漲,並沒有獲得外界想像中的狂歡。錢被誰拿走了?經銷商?農資廠家?還是那變幻莫測的市場?

沿著既往的定勢,此輪物價上漲只因為涉及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才為政府所重視。漲價的那部分農產品毫無疑問已被視作罪魁禍首。政府採取各種手段,想方設法要削平它們的鋒芒。至於是否因維護城市群體的利益而忽略了鄉村的聲音,很少有人提及;至於每一次公佈的CPI漲幅,農村均比城市要快,也很少有人提及。

城市一片驚慌,於是鄉村遍地替罪羊。

在這樣的年頭,我們怎能不倒吸一口冷氣:2008,還會漲聲一片嗎? 

「漲」聲中農民被雙重剝奪

□本報記者 王宏旺  

作為生產者,農民遭遇農資價格高漲的局面,而農產品價格上升的利潤大部分被留在流通環節而非農民手中;作為消費者,由於食品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過高、農村食品價格漲幅過高,使得農民在本次食品主導型的通脹中被鎖定。

第一重剝奪意味著農戶遭受異己的工業品的剝奪,而第二重剝奪意味著農戶遭受自產的農產品的剝奪,是整體剝奪的深化。

2007年,從加入WTO算起,以全面對外開放代替深化對內改革的現代化進程步入第6個年頭,中國即將迎來連續第4個10%以上的年GDP增長率。然而,就在高歌猛進,看似一馬平川的康莊大道上,突然殺出一隻被命名為「結構性通貨膨脹」的老虎。

在一片「漲」聲中,農民卻受到雙重剝奪。作為生產者,農民遭遇農資價格高漲的局面,而農產品價格上升的利潤大部分被留在流通環節而非農民手中,這是第一重剝奪;作為消費者,由於食品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過高、農村食品價格漲幅過高,使得農民在本次食品主導型的通脹中被鎖定,這是第二重剝奪。第一重剝奪意味著農戶遭受異己的工業品的剝奪,而第二重剝奪意味著農戶遭受自產的農產品的剝奪,是整體剝奪的深化。

「結構性通貨膨脹」這隻老虎的真實面目其實是:農民在長期遭受第一重剝奪之後,用手中的動物(如豬)和植物(如糧食)進行的一次反抗,然而反抗的結果卻使得農民陷入第二重剝奪當中。

這種雙重剝奪的涵義在於:落後的農業生產和流通體制已經制約了現代化發展,對農業深層體制的改革已刻不容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