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張朝陽:以教父的語氣講述歷史-1

張朝陽覺得他是唯一有資格以教父那樣的語氣講述歷史的人。和他同時代的風流人物,大多被大浪淘盡。搜狐十年,幾乎是中國IT 業的一部斷代史,無數跟他一時瑜亮、各領風騷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只剩下他猶如冰河世紀最後的猛?象,身陷瘋狂進化的時代,身影越來越孤單。
  1901 年,一個叫做維托?唐?科萊昂的義大利人來到了紐約,他手中僅有兩只皮箱。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拎著空空的行囊來到美國紐約港,有些人消失在這個巨大的夢想機器裏,有些人可以在一個巨大的城堡裏,摸著一只小貓,跟你說起那一天的天氣。
  張朝陽是中國IT行業的創造者,不是那個可憐的義大利殺人少年,他的皮箱裏裝滿了夢想,即使現在從中國富豪榜第20位退到了第152位,他註定是一個要被載入史冊的人物。他不承認自己已老,他爬過6666米的珠峰,他開中國最豪華的遊艇,他是中國最金牌的王老五之一,這個一臉滄桑,長著一雙鷹隼眼的西安人,宣稱自己會活到150歲,他依然有小夥子一樣的體魄,有雜誌的裸照為證,他甚至可以跳著HIP-HOP, 用快速的舞步追逐著這個時代的瘋狂節奏。但是那個英雄的時代已經開始落幕,張朝陽從神壇上走了下來,面對的是資本方、競爭對手和輿論的殘酷包圍圈,他無時不刻地拼殺死鬥,我們看到他太多輕鬆做秀的時刻,但我們哪里知道股票從十幾美元跌到1 美元以下他的心境?當他遠離喧囂、面對孤獨的自己的時候,他又在想什麼?王志東成了被逐的普羅米修斯;丁磊則躲進了歷史的幕布背後;只有他還在舞臺中央,艱難地迎接著鮮花與臭雞蛋,沒人可以驅逐他,也無人可以讓他退居幕後,他天生就是一個演員,這場戲的主角,劍在人在,劍亡人亡。
  他只是過去十年,中國歷史大轉折的十幾億見證者中的一個小切片,他的聰明,他的眼光與魄力,他的缺陷和神跡,他的勇敢與怯懦,他的理想與悲劇......都浸透了這個鍍金時代的欣喜與悲愴。




標本? 張朝陽
  “一直以來,中國人有錢的沒名,有名的沒錢,我是既有錢又有名的第一人。”剛一落座,張朝陽就說出了這麼一句有些震動鼓膜的話來。如果是別人這麼說,我們一定認為他說的是瘋話,但因為是張朝陽,我們願意聽下去。
  從某種角度上看,張朝陽長得有些像E.T,因為他有一雙發光的大眼睛和月球隕石坑一樣像外星人的臉,和那個多少有些木呆的E.T 不同,他的大眼睛充滿了淩厲的光芒。在拍封面的時候,他雙眼放電,如同絕地武士的光劍,直射遠方。也許用外星人形容他並不過分,他有外星人的智商,他的行為方式和思維很多地方都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他是作為一個挑戰者出現的,比如他傳奇的創業經歷——以而立之年在天安門玩滑板;或在《時尚健康》脫光上身;出入時尚社會,緋聞不斷......和E.T 的庸俗結局不同,作為挑戰者的外星人,張朝陽沒回到屬於他的星球,而留在地球上,繼續製造著各種驚奇。
  張朝陽到底接受過多少次採訪?上千次還是上萬次?他就像一個接受了無數次胸透的“被檢查者”,但幾乎沒有人能得到最終的確診,對照各種採訪的版本,我們發現了太多的自相矛盾和語焉不詳,我們發現了無數個張朝陽,猶如站在鏡子迷宮的張朝陽,他張狂到狂妄,內向到封閉,隱忍到冷酷,時尚到離經叛道,個性到匪夷所思,神秘到無法窮盡......我們採訪了三次張朝陽,遍訪了他身邊最有發言權的人們,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這個中國曝光率最高的企業家到底是誰。這是一個性格極端複雜的人,複雜到你會經常否定上一次接觸他時的判斷,複雜到有時他說的話會動搖你原本的信念,複雜到他一會兒是“英雄”;一會兒是“搖滾明星”;一會兒是被人誤解和譏笑的“小丑”;一會兒是“孩子”;一會兒是“宗教領袖”……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已走進了一個迷宮, 最終你會放棄將他窮盡的妄想。在這個意義上講, 他是現代中國人最極端人格的典型代表,因為他的複雜, 他甚至可以代表中國如此多元的社會人群, 他的人生從底層到山頂, 從挫敗到輝煌,回百轉, 他的充滿了尖銳鬥爭的十年, 可以透射出我們這個波詭雲譎的大時代。他的思索和掙扎, 都給我們這個時代提供了最好的參照物,他就是最好的標本。
割裂的臉譜與沉重的舞蹈
  現在已是《競報》主編的信海光還記得1999 年第一次見到張朝陽的場景,IT 峰會上有人對搜狐做不做原創提出了質疑,在當時這是一個敏感問題,但當時張朝陽已沒有發言時間了。散會後,信海光跟上去就這個問題追問張朝陽,他有些遲緩地和記者握手後,沉吟一會兒,說:“不會。”他的誠實讓信海光吃驚。一次,信海光問他:“如果拍廣告掙得多你還會不會做搜狐?”張朝陽居然老老老實實地說“有可能”。
  不認識張的時候,張在信海光的眼裏是外向的、張揚的、任性的、驕傲的、自負的。但真正接觸他後,信海光卻發現他在公眾面前,很難稱得上“揮灑自如”。在很多公眾場合,他總顯得很拘謹,甚至比不上IT 圈裏公認的“老狐狸”丁磊那麼圓滑。現在信海光還有一張張朝陽的合影,那是在一次論壇上,張朝陽應邀而去,一散會就被一幫女孩子簇擁在中心合影,照片上,張有些尷尬地站在一群靚女之間,兩手下垂,似乎不知道往哪兒放。
  一直關注搜狐的媒體人士林木和張朝陽都是西安中學校友,她認為,張朝陽的老實和真實,包括和記者交流時老打“小磕巴”,不像其他人那麼流暢自如等等表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是學物理出身,思維極其嚴謹,追求完美的線性邏輯;二是因為他是陝西人,比較認死理,不太會說忽悠人的話,有一說一,絕不廢話。他不可能玩弄語言技巧,場面上混的人都知道找個話題把不想回答的繞過去,但他不願意這麼去做。他肯定會為他說的每一句話負責。在信海光看來,張朝陽身上有兩種比較對立的性格,一方面,他顯然給人留下一個內向的甚至比較笨拙的男孩形象。他不是一個說話幽默詼諧的人,你別指望他會舌燦蓮花,靈光四現。在2001 年, 一次飯後, 張與一幫記者玩起“殺人”遊戲。張朝陽則由於不善於隱藏而數次被“誤殺”。相反陳一舟卻憑藉巧言令色屢屢逃脫。放到人堆裏,很難顯著他。張朝陽不是一個辯論者,他絕不會與任何人發生正面衝突,一次他和雷軍(金山公司CEO)、丁磊在一起泡吧, 整個晚上都是他們在說話,或者教訓他。張朝陽聽了一晚上。“後來雷軍給我發了封信,說那天晚上對我失敬了,其實他非常佩服我。”張朝陽說。
  但在另一方面,張朝陽絕對是喜歡在追光下生活的人,他的外向和開放,都讓人歎為觀止。一次和中國移動的人一起聚會,有人提議大家展現一下才藝,張朝陽第一個上臺跳起了單人華爾滋,他完全沉浸其中,但說老實話,大家的震驚多於欣賞。有人認為他是在娛樂大眾,或者自我娛樂;也有人認為他很ENJOY,他樂意。“ 張朝陽平時很少吸煙,2001年的時候,他忽然抽雪茄了,還經常跟我們講雪茄的鑒賞。但怎麼說都還有點兒稚嫩和笨拙,我沒感覺到他想要展現的瀟灑。能感覺到的是他向上流社會進軍的努力。”信海光說。那時張朝陽常搞一些名利場上的活動結交名流,IT 業人中他做得最起勁。21 世紀初相當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巴黎,網路泡沫還沒破滅,整個社會洋溢著理想主義精神,那時網友都是各個領域的精英常常聚會,大家都很質樸,沒有那麼多功利,張朝陽的種種舉動很符合那時的浪漫氣質。
  信海光認為:那時的張朝陽正在從平民到名流的路上。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有場面感,是人群中的耀眼角色,但張不是這種人,但他很清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於是,他勇敢地跳到了舞臺上,顯然充滿了老百姓質樸氣質的他駕馭新角色還不太熟練,所以不自然。“他跳得的確一般。”信海光笑著說。也許這種不自然來自他的生活背景,他無法和經歷的生活妥協。張朝陽曾說過:“ 讀書時, 我覺得對個性的壓制特別大,雖然不喜歡,但又要求自己做到最好。那段時間,是段特別殘酷的經歷,給我一個不能磨滅的承受壓力的強化訓練。那時還沒有任何承受能力,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還不很清晰,所以心理負擔特別重。”
  最讓張朝陽痛苦的是他雖是班級前三名,但總拿不到第一。為此他幾乎瀕臨崩潰:“不停地比,比誰的作業先完成,誰學習的時間最長......整個小社會只提供給你一種可能性,我的成績一直是前三名,可是得不到第一名時的感覺......就去遊冬泳,那水真是刺骨......每天繞著圓明園跑五六公里......就是想證明我是可以的。”他這樣回憶那段地獄一樣的生活。
  對張朝陽來說,那段生涯的單調,來自清華也來自那個時代的空洞,文革多少年和資訊極度貧乏導致全民族頭腦的單一性,對科學家的宣傳,使得他們空蕩的頭腦產生宗教性崇拜,當所有人都一根筋地拼命時,上學就成了一種自動程式,那不叫生活,他們完全成了念書的工具,念書的機器。“張朝陽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定要成為最優秀的人,考上清華北大。所有其他需要都被極度壓縮甚至取消,清華更不用說了,而MIT(麻省理工)就是美國的清華。這種長期壓抑下,他的一些本性都被隱藏掉了。當他達到物質的極大自由,也不用在意別人的價值體系的壓迫時,他就要釋放,一種報復性的釋放。”林木這樣說道。
  於是他花6000 萬買中國最奢華的遊艇,為什麼不買飛機?“因為他買的是自由,是一種象徵。飛機還有實際的交通工具的用途,而遊艇,則完全是一個昂貴的大玩具。在他看來,自由值這個價。”林木說。張朝陽從來都是一個充滿了各種奇異欲望的人,小時他容易被各種離奇的想法抓住,很投入地去嘗試。9歲時練了半年武術,媽媽還特意給他做了一條像模像樣的燈籠褲;然後學畫畫;10 歲練了一年二胡。他四年級時迷上《水滸傳》,連看兩遍。尤其羡慕裏面的“沒羽箭張青”打石子的絕技,他每天苦練飛刀,用石子兒砍樹,打得還挺准。但是近20 年的苦讀生涯, 幾乎讓他將自己禁錮成一個書呆子。幸好是美國讓他覺醒了。在麻省理工,到處都是叛逆的學生。他們把員警的汽車搞到教學樓頂,讓機器人到非常緊張的橄欖球比賽中搗亂。他大開眼界。最重要的是,他被美國夢深深吸引住了:一個身無分文的人,通過技術或理念,說不定哪天就成了億萬富翁。這是美國社會告訴張朝陽的。這對一個很小時就在等待大事發生的人來說。這種衝擊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他在尋找回來的世界,他想要成為大人物,即使是搖滾明星也足以吸引他的視線,重要的是萬眾矚目,成為英雄。
  於是他掉過頭來,和他二十多年來受到的傳統教育戰鬥。“現在有人認為他就是中國的理查德布蘭森(維珍老總),布蘭森這麼去做的時候,有一個雅皮的階層去回應,他是那個階層的代表,但張這麼做的時候,他是跟中國現在的主流價值觀和對企業家的期待有衝突的,所以就面臨著詆毀和誤讀。”林木說。張朝陽即便心理再強大,也沒有布蘭森那種影響力,因為最後都淪為個人秀了。而且當張這麼做的時候,他內心那個被打下深深烙印的主流意識會和自己進行對抗。“但同樣是‘秀’,為什麼王石的‘秀’讓人感到‘沉穩’而且‘可信’?可能這和人生閱歷不同,王石的“裂變”是在廣東完成的,張朝陽的“裂變”是在美國完成的。王石沒有緋聞,不搞奢侈品,不搞和他年齡不符的事情,比如玩滑板。王石登山,做廣告捐慈善事業,這些行為都和一個四五十歲企業家中庸保守平和的身份相匹配。他也不像張那麼張揚。”
  信海光也有同感,他覺得張可能接受到美國生活方式刺激,想要與壓抑無趣的過去決裂,他特別想和主流意識形態告別,但他告別不了與生俱來的固有的東西,這些東西一碰撞起來,就充滿了衝突和割裂感。就像你回老家,就要說老家話,到城市就說普通話,但有一種人他就是無法擁有第二種語言,他被改變了,再也說不了家鄉話了,張可能就是後者。令狐沖天生就是瀟灑豁達,但張朝陽是中途急?車,忽然180 度大轉彎,半路出家,嫁接了另一種精神氣質。
挫敗的茶杯和窒息的口哨
  對張朝陽而言,美國的歲月,對他的人生影響是最深刻的。海外生活給人帶來兩樣禮物:韌性和謹慎。張朝陽認為:在美國,中國人是不報什麼希望的,因為你總是會受到很多挫折,包括找工作,大家坐在一起談創業,聊得很高興,可是接下來卻沒有什麼下文。因為每人掌握的資源和機會都很有限,宏大的理想根本就是嘴上風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