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如何克服對懷孕、分娩的恐懼心理

儘管很多年輕妻子都渴望當媽媽,但卻害怕懷孕,因為懷孕後身材和容貌都會發生變化,而且懷孕初期的早孕反應也被很多人形容得慘不忍睹,她們更害怕分娩時的疼痛。因為無論是從書中還是從電影、電視中她們都看到過分娩時的痛苦景象,所以當真正發現自己懷孕後,她們在欣喜的同時,心中的恐懼感也隨之而來,總也揮之不去。專家的研究證明,積極學習孕產知識和學會心理調適的方法,是孕媽媽克服恐懼心理的兩個有效途徑。

  1、良好的情緒可減輕早孕反應
  
  早孕反應的程度與孕媽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那些意志堅強,性格開朗,對妊娠有正確認識,精神負擔不重,對未來(做母親)充滿希望的孕媽媽,常表現為情緒穩定、愉快,即使發生噁心、嘔吐、乏力和食慾不振等早孕反應,一般說來其症狀大多較輕,持續時間較短,對自己和胎寶寶健康的影響也微乎其微。相反,那些意志薄弱、性格怯懦,精神負擔重,對妊娠認識模糊,對分娩有疑慮和恐懼心理的孕媽媽,情緒常不穩定,或沮喪或緊張或恐懼。「怕鬼騙有鬼」,她們往往比前者更容易發生早孕反應,而且反應的程度較重,持續的時間較長,甚至會影響到自己和胎寶寶的健康。

  2、穩定的情緒有利於順利分娩

  分娩雖然是生理現象,但對孕媽媽來說,畢竟是一個較大的生理變化和精神刺激。懷孕後的女性情緒較為脆弱,特別是進入分娩期的孕媽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緊張。持久的情緒緊張會造成心理上、生理上的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反過來又會延長和增強情緒緊張,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對臨產的孕媽媽的影響,在軀體上通常表現出心跳加快、血糖增高、心慌噁心、食慾減退、身體顫抖等;在心理上,孕媽媽又因為害怕分娩,害怕疼痛,害怕出血,害怕發生難產,害怕母子有生命危險,而經常處於焦慮不安和躁動的灰色心理之中。

  分娩時,孕媽媽由於情緒過於緊張,還可能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加之大量的體力消耗而抑制子宮收縮,造成子宮收縮乏力,宮縮不協調,宮口不開,最終導致產程延長或滯產。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子宮收縮乏力可造成產後大出血。情緒緊張還可能作用於腦垂體,使產後乳汁分泌減少或停乳。

  要想克服不必要的情緒緊張,孕媽媽應瞭解懷孕、分娩的一般常識,明確自己是否屬正常範圍。臨產入院的孕媽媽應充滿信心,保證充足的睡眠及飲食,吃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以儲備體力。臨產時,孕媽媽應排除雜念,在宮縮時全身放鬆,做深呼吸;在宮縮間歇時休息,盡量使自己處於平靜安適的狀態。大量的事實證明,孕媽媽只要樹立信心,克服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增強對緊張狀態的調適能力和對自己的信心,有效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就能順利度過分娩期。

  3、良好的情緒有利於優生。

  孕媽媽的情緒與胎兒的健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專家的研究發現:孕早期的母親情緒波動,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可能導致胎兒流產或生育出畸形兒。胎兒生長到6個月以後,神經條紋發育到相當程度,能聽到聲音,並能做出各種反應,如:胎動增加、心跳加快等。當母親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出現驚嚇、憂鬱、悲痛等情緒時,植物神經系統活動加劇,內分泌發生變化,釋放出來的乙?膽鹼等化學物質可以通過血液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孕媽媽情緒低落還會影響到自己的食慾。消化吸收不好,身體各器官都會處於消極狀態,顯然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會有不良影響。國外有人研究發現,在父親去世後出生的兒童中,精神失常的多。而且,孕媽媽與人吵架時,胎動就會增加,這些都說明了不良情緒能夠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孕媽媽的良好情緒不僅對本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而且還會影響胎兒的生長和發育,是實現優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女性在懷孕期間一定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克服對懷孕和分娩的恐懼心理,用健康、平穩的心態迎接寶寶的到來。而且,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孕媽媽也要以冷靜、坦然的態度來對待,切勿焦急、悲傷或怒氣沖沖。丈夫也應體貼懷孕的妻子,盡力營造安定、舒適、寬鬆的待產氛圍,為生一個健康、漂亮的孩子盡自己的責任。
      以上講述如何克服對懷孕、分娩的恐懼心理?大家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好,想想十個月以後的今天,就有小的生命在誕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