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兒童閱讀不僅是為了語文

對於經常出入於童話世界,致力於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開啟孩子心靈真善美的作家、教師、家長以及各種身份的「兒童閱讀推廣人」來說,明年在安徒生的祖國丹麥舉行的世界兒童閱讀節,不僅是一次盛典,更是一個加油站——中國代表將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童話王國,讓皮皮魯、小白兔、大灰狼走向世界;並與世界童話大師們一起,推動全球兒童閱讀。

  為此,2007年,國內各種兒童閱讀的學術論壇在杭州、上海、南昌接連舉行,把本來就一年比一年紅火的兒童閱讀活動推向新的高潮。而不久前,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與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屬學校(簡稱「央校」)在深圳聯合舉辦的「兒童閱讀文化國際論壇」,則是一次由國內500多位作家、學者、教師、家長與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同仁一道,對中國兒童閱讀的經驗、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和梳理的學術活動。

  觀念轉變:兒童閱讀不僅是為了語文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兒童閱讀之所以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學校或家長,把兒童閱讀的作用僅僅看作是提高兒童的語文水平。而在不少人眼裡,相對於數學、英語和語文,特別是閱讀,並不是用功就能考高分的事情。於是,他們寧願送孩子去奧數班或英語班。

  兒童閱讀對於兒童的心靈發展到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論壇中,我們聽到享有「童話大王」之稱的作家鄭淵潔與「央校」學生進行的這樣一場對話——

  學生:您為什麼想到寫《皮皮魯與419宗罪案》?

  鄭淵潔:在北京,我演講最多的地方不是北大清華,而是少管所,我和少管所的孩子們住在一起,學習交流。我想,我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到這裡來……

  學生:您是受到什麼啟發寫了這麼多書的?

  鄭淵潔:我比別人家7歲的女兒還小,童心比她還多……人對事物有兩種看法,一種是靠科學知識,另一種是靠想像,我們不光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想像力。

  「央校」是中央教科所在深圳的一塊實驗田。兒童閱讀活動的常年堅持和豐富的經驗,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在每月一次的「作家進校園」活動中,像上述對話層出不窮。幾乎每位到過「央校」的作家,都對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家冰波回憶起一個四年級學生給他的問題:您的作品「是不是在表面熱鬧的玩具世界背後,藏著對富裕生活的擔憂」時,讚不絕口:「『央校』小學生對我的作品理解之深刻,實在超出我的想像!」

  清華附小也是全國推廣兒童閱讀的典範。該校副校長竇桂梅談起兒童閱讀給孩子帶來的變化時說:「我校學生的父母,不少是從事工科教學研究的。孩子們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冷靜、認真、好鑽牛角尖。常年兒童閱讀的開展,使孩子的性情變得柔軟了,親切了,為他們素質中科學性與人文性的協調發展打下了基礎。」

  大量事實證明,兒童閱讀對孩子的成長,其作用絕不僅僅限於語文,它對兒童的道德、情感、性格等方面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健康的兒童閱讀,是最低成本的幫助孩子心靈成長的辦法。」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副主席張明舟說。

  「童話世界」的擔憂

  在論壇上,一位老師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關註:「我們希望童話帶給孩子真善美,但現實世界不是童話。我們身邊有些特別喜歡童話的孩子,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會顯得特別稚嫩。」

  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徐冬梅說:「每一位家長或教師都有責任在一定時期內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小窩。在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時,過早地把他們暴露在複雜的現實中,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央校」的校長李慶明則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話來說明他的觀點:「年輕時期形成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年輕人成長時首次聽到的故事應該是美德的典範……這樣我們的年輕人才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長。」在這一思想影響下,「央校」的閱讀文化強調:「兒童不僅要享受閱讀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培養高貴的精神,懂得感動、悲憫和美好的遐想,以及種種高雅的趣味。」

  同樣,走向另一個極端同樣是專家們所反對的。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日本分會主席,被譽為「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先生指出:「孩子絕不能僅僅生活在童話裡,一定要和別的孩子一起玩,才會有矛盾、挫折、不愉快的體驗。缺乏這些現實生活中的體驗,也會缺乏閱讀的理解能力。對孩子,完全正面的教育也是不夠的。」

  學科閱讀:吸引小讀者的「釣餌」

  在開展兒童閱讀的實踐中,各地創造的經驗有很多,諸如成立讀書會、讀書俱樂部、親子閱讀、小讀者與作家面對面等。而對以學校生活為主的中小學生來說,學科閱讀,是最順便、最直接的引導孩子閱讀、從而促進孩子自主閱讀的途徑。

  所謂「學科閱讀」,主要做法之一是把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圖書內容引入教學,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去找書讀的興趣。正如語文特級教師竇桂梅「一課書帶出一本書,一篇文帶出篇篇文」的做法那樣:講《醜小鴨》,帶出《安徒生童話》;講《草船借箭》,帶出《三國演義》……

  在論壇的「閱讀示範課」中,來自全國各省市的近30位教師用他們精彩紛呈的教學對學科閱讀作出了更多的詮釋。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是由名著縮寫改編而成。江蘇海門實驗學校的特級教師周益民,在講童謠《童年的月亮爬上來》一課時,將李白的《古朗月行》、葉聖陶的《小小的船》、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撈月網》等作品一一對比,帶領孩子從詩化的語文步入詩化的閱讀。

  學科閱讀並不是語文教師的專利。在「央校」一批教師的積極嘗試下,《數學史話》、《凡爾納科幻故事》、《昆蟲記》、《野獸之美》等精美的圖書,紛紛走進數學、英語、歷史等學科中。

  顯然,這樣的閱讀課對老師的學識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和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朱自強都認為: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優秀的閱讀者,否則,會因為自己對作品理解的欠缺而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次在論壇做課或演講的教師,個個閱讀量驚人,大部分都在重要刊物上發表過論文,甚至著書立說,這是他們能在課堂上旁徵博引,揮灑自如的前提。
返回列表